2010年3月6日 星期六

「戰爭電影和奧斯卡」......

轉貼中廣的一篇好文章....
「戰爭電影和奧斯卡」(夏明珠報導)

第82屆奧斯卡將在下星期一頒發,目前,最佳電影獎項,看起來愈來愈像是(阿凡達)和(危機倒數)的對決,假使危機倒數勝出,它將成為將近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高榮譽的戰爭片,過去四十年來,只有三部戰爭片拿到奧斯卡最佳電影,1970年的(巴頓將軍),1978年的(越戰獵鹿人)和1986年的(前進高棉)。
這些電影從不同的角度,不一樣的觀點,訴說美國人對戰爭的態度,以及他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國家,和奧斯卡放在一起,大家更想知道的是,它們為什麼得獎?
第一個,或許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們都很賣座,如果加上通貨膨脹,以今天的幣值來算,(巴頓將軍)在美國國內票房大概有三億六千萬美元,(前進高棉)兩億八千兩百九十萬美元,(越戰獵鹿人)有一億六千兩百六十萬美元,假使(危機倒數)贏得奧斯卡,它將成為幾十年來賣得最差的奧斯卡最佳電影,目前為止,它在美國票房進帳只有一千兩百七十萬美元。
(巴頓將軍)上演時,正是越戰打得最慘烈的時候,它的賣座,或許和當時的時事以及社會氣氛有關,(越戰獵鹿人)和(前進高棉)推出時,戰爭已經結束多年,它們卻依然締造了亮麗的票房,這三部電影都非常真實的表現出現代人在面對戰爭時內心的衝突與矛盾,(危機倒數)在捕捉戰爭的戲劇性元素上,表現也相當突出,而且美國在伊拉克的戰爭,嚴格說起來,還是進行式,可是美國觀眾卻對戰爭片失去了興趣,近幾年來,每一部以伊拉克戰爭為題材的電影,票房都不理想,(危機倒數)也不例外。
(巴頓將軍)是電影大師(法蘭西斯柯波拉)1965年寫的劇本,一直到1970年才搬上大銀幕,主要是因為製片想找一個有軍事背景的人來編劇,(柯波拉)唸過軍校,不過從軍的經驗僅止於在軍樂隊裡面吹大號。後來,(巴頓將軍)的劇本由(艾德蒙諾茲)局部改寫之後才開拍。
(柯波拉)把(巴頓將軍)想像成一個生不逢時的中世紀武士,在(喬治史考特)的詮釋下,(巴頓將軍)成了一個傳奇的英雄,他是一個卓越的戰術家,特別善於激勵士氣,但是對於打勝仗有一種難以自拔的沉迷,可以為了勝利而不計一切代價,這種性格上的偏執,最終損及了他幾乎所有的成就。
(巴頓將軍)那麼賣座,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給了不同立場的觀眾,用不同角度觀看電影的空間。反戰的人在巴頓的身上,看到一個為達目的,不惜置部屬於險境,但是經常徒勞無功的自大狂,主戰的觀眾則從這個角色當中,獲得鼓舞和激勵,他們眼中的巴頓,是一個為戰爭而生,寧願死在戰場上,也不想去和官僚周旋的英雄。或許,他兩者都是。
儘管他把戰爭視為他的生命,就如同片中的一句台詞,我愛打仗,勝過我的生命,但是他又鄙視權力,扮演(巴頓將軍)的(喬治史考特),也把這個性格帶到了奧斯卡,(巴頓將軍)這個角色替他贏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可是他拒絕領獎,因為他認為奧斯卡不過是一場無聊的大拜拜,影藝學院沒有資格來評選誰的演技比較好。很明顯的是,1970年代的電影觀眾,因為對越戰的沒完沒了,感到沮喪,而被(巴頓將軍)吸引,電影所陳現的一場單純而乾脆,一場可以打贏的戰爭,反映出他們內心的想望。據說,(巴頓將軍)是(尼克森)總統最愛的電影,他看了好幾遍,包括他簽署命令,授權美軍入侵高棉前夕。
不過尼克森似乎沒有看過(越戰獵鹿人),(越戰獵鹿人)和後來的許多戰爭片,包括(前進高棉)與(危機倒數)一樣,都著重在描寫同袍感情。(勞勃狄尼洛),(克里斯多福華肯)和(約翰薩維奇)飾演六零年代賓州小城三個情同手足的哥們,他們被徵召到越南打仗,戰爭重創他們的身心,改變了他們的人生。它擊敗了另一部同樣以越戰為題材的電影(歸返家園),(歸返家園)是一部很明確的反戰電影,片中主要演員,包括(珍芳達)和(強沃特)都是積極的反戰份子。(越戰獵鹿人)和(前進高棉)對戰爭的立場較為模糊。
(奧利佛史東)在(前進高棉)裡面,對戰爭不像(巴頓將軍)和(越戰獵鹿人)那麼感情用事,(前進高棉)的劇本,當年處處碰壁,最後以非常有限的經費完成,非常意外的在奧斯卡發光發熱,很大原因是因為它是第一部由有越戰經驗的人製作,這部電影很明顯是在寫(奧利佛史東)自己的故事,(查理辛)扮演年輕時期、懷抱了一些理想主義的史東,越戰期間,(奧利佛史東)在美國第25步兵師服役,拿過銅星和紫心勛章。
(前進高棉)顯現出他對戰爭有點衝突和矛盾的感覺,他一方面折服於美國步兵同袍的英勇,另一方面又發現這些戰場上的夥伴內心裡其實並不相信這場戰爭,多數美國官兵想的不過就是如何活著回家。電影中的(查理辛)和真實人生中的(奧利佛史東)一樣,投筆從戎,理由是他認為只有窮人家的孩子上戰場是不公平的。
聽到這番論調,一個黑人大兵抬起眼皮、冷言冷語的說,好一個理想主義。緊接著,他又補上一句,你家一定很有錢,否則不會這麼想。
(前進高棉)裡面,充滿了這樣的階級意識,不過,它和其他越戰電影最大的差異,在於它著重在描述衝突裡的矛盾。(越戰獵鹿人)裡面,沒有人質疑戰爭的合理性,差別只在於戰爭帶給他們的傷害,而前進高棉裡面,最大的衝突並非來自於美國和北越,而是美軍內部。衝突以及幻滅也是這部電影最大的賣點。如果像(捍衛戰士)這種電影,表達出1980年代中期,出美國人對戰爭的浪漫想像和興奮,(前進高棉)就捕捉到了戰爭的殘酷現實。
(危機倒數)或許也一樣,它除了讓你看到美國軍人的英勇之外,也暴露出伊拉克戰爭到頭來是白忙一場的事實。
無論現實世界中的人們,怎麼看待戰爭,在好萊塢的電影裡,戰爭就是地獄,戰爭帶來的孤絕感、人性扭曲以及悲觀主義,讓砲火下所有的英勇和從容都變得沒有意義。
在(約翰韋恩)的時代,戰爭電影的功能就是鼓舞人心,不過那個時候,人心和社會都單純得多,善惡的界線比較明確。當前的世界,道德觀更多元化了,大銀幕上,戰爭的殘酷也益發的令人感覺痛心,即使是在唱(天佑美國)的驕傲時刻,曲調聽起來還是充滿了悲傷。

沒有留言: